移动支付网消息: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已成蔚然之势。截至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808.5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亿个,交易金额875.7亿元。
一年一度的315又要来了,关于“数字人民币”的问题仍然需要旧事重提。
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法定数字货币的刑法规制,涉及数字人民币与犯罪的法律关系,需要刑事法律给予规范和指引。
2021年11月,河南省新密市机关打掉了全国首例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的犯罪团伙,该团伙藏匿于境外实施电信网络犯罪,利用数字人民币、转移赃款。而这并非个例,一段时间内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普通民众对数字人民币缺乏了解,打着“数字人民币”旗号进行活动。
常见套路:以“假”之名行之事
假推广:借数字货币开展活动
不法分子建立所谓“数字货币DCEP学习群”,在群里宣传数字货币由“商业银行和私人机构同时进行推广”,私人机构“有多层推广收益”,使用其提供的“E-CNY”收款码就可以参与推广。还可以向朋友和其它商家推广,推广成功就可获得“多层收益”。
此外,不法分子还通过盗用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中官方素材,甚至编造新闻稿、虚拟“与央行签署合作协议”会议场景等,通过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混淆消费者视听,取消费者的资金后跑路。
假理财:冒用数字人民币名义在资产平台开展交易活动
有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将相关数字产品冠以“DC/EP”或“DCEP”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
A股收盘:深证区块链50指数下跌1.41%:金色财经消息,A股收盘,上证指数报3562.31点,收盘下跌0.98%,深证成指报14393.51点,收盘下跌1.09%,深证区块链50指数报3597.78点,收盘下跌1.41%。区块链板块收盘下跌2.34%,数字货币板块收盘下跌3.03%。[2021/10/27 21:01:39]
有些犯罪分子猜准了普通人投机取巧想短期内获得高额收益的心理,利用很多普通人对数字人民币不够了解,推广其“数字人民币”项目具有高额收益。
友情提示,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和,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假短信:假冒数字人民币活动链接
2021年2月12日,苏州留园派出所接到符先生报警,其称自己被短信了一万元。据民警了解,2月11日,符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发行预约信息登记活动,当时没有参加。
12日,符先生手机就收到了“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的短信,还附带了一个网址链接。因为前一天符先生在朋友圈看到有这个活动,便相信了短信内容,并点开了网址。进入网站后,符先生按照提示信息,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号、余额、密码、身份信息、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随后,系统提示符先生卡内需要有余额一万元,才可以体验数字人民币。当时信以为真的符先生便将10000元人民币转入登记的银行卡内。
事后,冷静下来的符先生才感到事有蹊跷,便查看了自己银行卡余额,却发现卡内的一万元已被转走。
升级套路:利用数字人民币账户“跑分”“”
2021年11月,一则关于数字人民币的消息在网上疯传,有人被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轻松转出了几十万。
随后多地发布消息,称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或是贷款征信问题,要求事主填写个人信息、录制自拍视频(分子用于人脸识别)、提供验证码并开启屏幕共享让对方进行远程操作。
随后,分子利用事主信息开通“数字人民币”账户,并分多次将事主的资金兑换成“数字人民币”后,将“数字人民币”转出到目标账户。
在这些数字人民币案例之中,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和反诈意识不够。被人不仅轻易相信了犯罪分子的说辞,还将自己的人脸信息、验证码甚至“屏幕共享”合盘托出。而在成功取用户的银行卡资金之后,犯罪分子误以为新型的支付手段数字人民币拥有“匿名”的特点,于是在网络上租借数字人民币账户进行“跑分”,并利用这些匿名数字人民币账户对资金进行转移,最终被当地机关成功破获。
案例出现之后,数字人民币各运营机构针对数字人民币钱包额度,整体进行了收紧降低,均在四类钱包限额体系之下,设立了各自的额度管理限制。
无论是“理财”、“内测邀请”、“钓鱼的红包中签短信”还是“冒充公检法”等,犯罪分子的手段可以说是与时俱进,而广大群众同样 “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的反诈意识。
注意“五项提示”
一是数字人民币处于试点阶段,除数字人民币官方活动中签通知的链接外,不要相信和下载安装其它来源的所谓的“数字人民币App”。
二是数字人民币不会在数字人民币App及银行App之外要求您提供注册账号、密码、支付密码等认证信息。
三是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无论何时何地,提到用数字人民币获利、返现、参与“数字人民币交易所”交易均为欺诈。
四是警惕仿冒应用程序和仿冒银行信息,不要访问或回复仿冒网站、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息,避免感染病或泄漏信息。
五是任何人、任何机构与任何组织无权知道您的密码,您可拒绝任何企图索取您数字人民币App登录和交易密码的要求。谨防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和机关工作人员取密码。
谨防“四个陷阱”
陷阱1:借数字人民币名义开展的炒股、理财、推广、经营活动;
陷阱2:以入会、入股、福利为诱饵邀请加入数字人民币讨论群组;
陷阱3:在数字人民币官方活动之外的App、网站填写个人信息;
陷阱4:电话、网站、手机应用提供的假冒数字人民币App。
牢记“六个不要”
不要下载仿冒App、访问仿冒网站;
不要轻易加入以数字人民币为名义的讨论群组;
不要轻易填写个人信息;
不要随意将手机借给他人使用;
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
不要加入打着数字人民币旗号的ICO组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