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Web 3.0爆发的前夜,新概念、新项目层出不穷。但是,任何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都不会一蹴而就。
作为互联网技术的下一个风口,Web 3.0的目标是实现一个更加开放、无需信任和无需许可的互联网,它带来的“我的数据我做主”的愿景,让人们在互联网寡头时代,看到新的希望。
那么,要到达Web3.0时代,从平台中拿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数据,需要有哪些武器?
“我的数据我做主”
Web3.0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至今尚无定论。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Web 1.0是最早期的互联网,彼时网站发布信息均是单向的,几乎没有交互,用户只是消费者,只能读取内容,不能编辑和创作内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eb 2.0应运而生,它允许用户与平台进行大量的互动,使得信息的流通速度和信息量出现了指数级上升。
这一时期,海量的用户数据为互联网巨头创造了巨额的财富,用户却并未能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甚至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一片愤怒的抱怨声中,人们对Web 3.0充满期待。
与Web 1.0、Web 2.0采用“信息中心化”模式不同,Web 3.0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的结构,用户和服务提供商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入或退出这一网络,无需权威部门许可。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Web 3.0的核心是实现三个目标:成为一个开放网络;尽可能去信任;无需许可。
其中,最显著的一个转变就是Web 3.0中的数据,将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相互连结,用户将直接掌握个人数据和在网络上留下的数字痕迹,真正做到“我的数据我做主”。这与Web 2.0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相比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从组织架构角度看,正如互联网是联通了众多局域网、城域网形成的广域网络,Web 3.0也是将各种区块链作为底层基础设施,实现一种范围更广的架构,Web 3.0的生态也是一个横跨各个区块链社区的开放生态。
Web 3.0的愿景看上去虽然美好无比,但要实现这个构想,不仅需要各种技术的加持,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还需要创建一系列的机制和技术协议,包括去信任的交互协议和平台、分布式存储、DeFi等等。
英国前网络安全主管:需要法律阻止勒索软件加密支付:英国前网络安全主管Ciaran Martin表示,“人们正在向犯罪分子支付比特币,并通过保险索赔要求返还现金。那些付钱让黑客从勒索软件攻击中恢复的公司是在资助有组织犯罪,可能需要出台新的法律来制止这种做法。”(Coindesk)[2021/1/25 13:27:17]
分布式存储+跨链,构建web3.0技术基础
基础设施之一:分布式存储,IPFS的尝试
随着全网数据的几何指数增长,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服务也将面临巨大难题。作为Web3.0的底层技术架构基础,分布式存储具有数据的不可篡改、私有化、资产化,以及可信的底层基础设施等技术特性,能够加强数据的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和高拓展性。
“IPFS的志向很大,它的诞生是为了取代传统互联网的HTTP协议。”区块链投资机构Chain Capital创始人李翔敏向《链新》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IPFS是Juan Benet于2014年设计的互联网新协议,定义了文件在分布式系统中如何存储、检索和传输,能永久、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
IPFS协议的创建目标,是为了补充甚至取代过去20年里使用的超文本媒体传输协议(HTTP),实现数据的分布式永久存储,从而构建更快、更安全、更自由的互联网时代。
“随着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高速发展,IPFS会被越来越多的主流应用所采用,逐渐对HTTP形成挑战。”李翔敏向《链新》表示。
李翔敏认为,HTTP协议推动了过去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但日益凸现出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包括但不限于效率低、成本高、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问题等。“不同于它的IP寻址方式,IPFS通过内容寻址,没有中心化服务器,能以低廉的费用提高效率,以及加强隐私方面的保障。”
基础设施之二:跨链协议,理想主义战士波卡
只有当万链互联之时,所有的Web 3.0应用才能跑在畅通无阻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用户的切换成本和使用体验才会达到极致。
波卡不仅可以实现资产跨链,也可以信息跨链,同样是Web 3.0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现在,区块链行业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有很多公链正在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不同的公链可能凭借自身的特点在局部领域形成竞争优势。”Quarkchain联合创始人兼CMO向亚贞向《链新》表示:“这些公链和它们的生态系统就如同地理大发现之前分布在各大洲的文明,不同文明有大有小,但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方向。之后通过跨链等技术把这些公链连接起来,就像通过‘丝路’和‘航道’把不同地域的文明关联起来一样,促成全球整体的繁荣。”
价值互联网时代,链和链之间不仅仅是竞争,更多的会是万物互链,共生共存。跨链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望打通链与链之间的孤岛,释放去中心化应用的创新潜力,向实现Web3.0的愿景迈出重要的一步。
目前,在跨链领域最为知名的项目就是波卡。波卡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创办,于2016年10月发布了白皮书初稿,2020年5月27日,波卡主网正式上线。
波卡的多链结构相当于计算机里面的局域网和互联网基础协议,多链可以形成平行列分链协调,进而形成多链协同的分布式生态。
在其白皮书中描绘称,波卡是一个区块链协议,旨在支持不同开发者创建的平行链。
如果将波卡比作手机,作为一个承载物,它让软件之间有了关联的可能性。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诚然,我们正处于Web 3.0爆发的前夜,新概念、新项目层出不穷。但是,任何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都不会一蹴而就。
在实现Web 3.0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区块链网络拥堵导致效率低下,网络费用高企,智能合约漏洞被黑客利用攻击等。
区块链行业创业者曾维墨向《链新》表示:“最大的竞争门槛依然来自共识算法(如DAO协作机制的设计)的演变革新,其次来自市场因素(如通证模型的设计)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来辅助生态建设。”
“跨链技术本身太复杂了,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逐步的打磨。”区块链技术资深开发姜家志向《链新》表示,技术仍然是现阶段跨链最大的竞争门槛。
据了解,常见的跨链方式有中继链、公正人机制、以及原子交易,这些技术对于数学以及密码学的要求都非常高。现实应用中,通过中心化的跨链是一种方式,去中心化托管也是一种比较常见资产跨链的方式。
“跨链通讯协议目前还没有特别的成熟。协议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广泛的应用基础上的,DeFi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资产跨链技术的发展。”姜家志向《链新》表示。
应用层协议DeFi,决定Web 3.0上层建筑
DeFi是Web 3.0的价值层协议,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主要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用来支持上层应用的协议。
DeFi涵盖范围广阔,长期以来市场需求也非常强烈。只有夯实DeFi这一步之后,Web 3.0上才有可能出现大量的、去中心化的抖音、推特、亚马逊和淘宝等应用。
DeFi里流转的资产大多是各式各样的区块链系统发行的Token,这些Token是可编程的,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控制资产的发行和流通。
在传统金融人士看来,DeFi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尝试。因为它是一种允许人们在没有国际边界、没有身份差别、也没有金额差别的情况下,以零门槛的方式参与到金融市场,享受金融服务的一种机制。
运通链达金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数字金融协会金融科技专委会主任邹均向《链新》表示,与传统金融相比,DeFi的第一个优点是去信任,不用依托对中心化的信任就可以安全使用围绕链上资产的金融服务,不用担心中心化平台作恶或跑路;第二个优点是去中介,交易成本低;第三个优点是在交易中匿名保护隐私;第四个优点是透明、信息对称,所有代码都开源,便于了解内部逻辑,也便于安全审计。
但事物都是有两面的,DeFi的这些突出优点也同时意味着它有比较致命的问题。
邹均向《链新》分析,金融属于强监管领域,特别是在国内。由于DeFi目前尚无可行的监管机制,加上链上代码(业界称”智能合约”)也不具备法律上合约的效应,因此,去中心化金融的合规性是一个大问题,投资人在受到损失时也难以得到法律保护。
另外,DeFi虽然在运行时是去中心化,但也是由一小部分人设计的,因此很大程度会基于设计者的利益来构建治理和运行机制,后续参与者需要非常了解游戏规则,甚至有链上代码层面的理解能力,才能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在治理层面,DeFi如何避免被、庞氏局、恐怖组织、等不法组织利用以危害社会,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总体而言,Web3.0与加密经济结合是大势所趋,而去信任的交互协议和平台、分布式存储等又是构建Web3.0生态底层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
可以期待的是,在Web3.0的世界里,巨头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所有互联网用户将不再受到现有资源积累的限制,能够享有更加平等地获得财富和名誉的机会。
链新(ID:ChinaBlockchainNews)原创 作者 | 冯铭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