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内部的封闭测试。”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日前在公开场合透露的这一重磅信息,再次激起对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热烈讨论。从2016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至今,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已历时5年。去年以来,官方人士表示数字货币“呼之欲出”,官方也对其设计机制进行了说明,央行数字货币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今年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等四地先行试点,建行8月底短暂地向公众开放了其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注册渠道,种种迹象表明央行数字货币已渐行渐近,即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技术趋于成熟,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并不难。但央行数字货币带来的不仅仅是货币运营的复杂度,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会更大。盲目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不仅不会取得预期效果,更容易以失败而告终。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央行数字货币?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不仅仅是发行那么简单,在发行后的流通和交易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央行政策目标、服务金融监管要求,才是重点。
一、M0属性避免金融脱媒 坚持央行中心化管理
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例,数字人民币是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运用新技术对流通中的现金(M0)的数字化,旨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技术货币。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内部的封闭测试。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央行数字货币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这一定位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与政策选择。
首先,近年来,比特币、全球性稳定币等加密资产试图发挥货币职能,又开始了新一轮私铸货币、外来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博弈。因应这一形势,国家有必要利用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基础货币。其次,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等各类支付系统不断完善升级,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需要。用数字人民币替代M1和M2,既无助于提高支付效率,也会造成现有系统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分析师:比特币或面临新一轮下跌,将短暂回调至1.6万美元后反弹:7月3日消息,曾经准确预测比特币将回调至3万美元以下的匿名分析师Capo表示,比特币无法保持在2万美元的关键心理价格区域上方,这表明另一轮抛售即将发生。Capo表示,比特币看起来会跌破17600美元左右的年度低点。
根据图表,他预计比特币将短暂回调至1.6万美元以下,然后大幅反弹至2万美元以上,并恢复该价格水平作为支撑。
Capo还补充说,他预期的比特币调整可能会导致山寨币市场的大规模下行,跌幅达45-50%。(The Daily Hodl)[2022/7/3 1:47:57]
在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营上,DC/EP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运营机构”的双层运营体系。如果采用单层运营体系,央行要直接面对所有用户,这又回到了“大一统央行”的时代。商业银行和其他支付机构在IT基础设施应用和服务体系上都趋于成熟,有利于充分发挥商业机构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此外,DC/EP对银行存款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如果采用单层运营体系,将直接导致银行存款的流失,出现“金融脱媒”现象。
在用户终端,DC/EP主要表现出三大特性:首先是隐私保护与打击违法犯罪的平衡。对于公众正常经济生活的隐私需要,DC/EP是要保护的,因此必须实现可控匿名。其次是双离线支付功能。网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进行交易时需要联网,否则无法进行交易;而DC/EP的双离线支付功能,即便交易双方处于离线状态,只要两个手机一碰,交换钱包密钥,即可完成转账交易。三是主要面向小额零售场景,有金额和时间限制。有助于解决“双花问题”,也有出于保护商业银行,防止“金融脱媒”的考量。
跨国支付公司Sia将与加密托管公司Hex Trust合作:跨国支付公司Sia将与加密托管公司Hex Trust合作,为欧洲银行客户托管数字资产。考虑到MicroStrategy、Square、Paypal在加密货币上的动作,SIA希望为银行客户可能上涨的加密投资需求做好准备。据悉,SIA是一家位于米兰的跨国公司,今年10月初,意大利最大的支付处理商Nexi宣布将在2021年以46亿欧元(约合54亿美元)收购SIA。[2020/10/22]
从M0的管理模式看,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职责,数字人民币应坚持央行中心化管理。从全球来看,对M0发行流通实行中心化管理是全球央行通行做法。为了保证对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和货币当局对现钞发行流通都实行了中心化管理。
要维持央行在数字人民币发行中的中心化管理地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统筹管理数字人民币额度,制定统一的业务标准、技术规范、安全标准和应用标准。二是统筹管理数字人民币信息,通过掌握全量交易信息,对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流通进行记录和监测分析,完善数字时代的中央银行发行制度。三是统筹管理数字人民币钱包,在坚持数字人民币统一认知体系和防伪功能的前提下,本着双层运营的原则,采用共建、共享的方式由央行和指定运营机构共同开发钱包生态平台,同时实现各自的视觉识别和特色功能。四是统筹建设数字人民币发行基础设施,实现跨运营机构互联互通,确保数字人民币流通稳定有序。
二、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此前包括Libra在内的数字加密货币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国际支付结算方面具有较强的便利性,因此,有观点认为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但也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竞争力,数字化只是一种形式,不是决定因素。一些国家如美国认为DC/EP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一些国家对数字人民币如何与其他国家的数字货币进行互操作,以及如何保护用户隐私表示关注。
目前来看,央行将发行的数字货币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直接关系并不明显。一个货币在国际上能否被接受,跟该货币有没有数字化没有关系,而是要看这个货币的汇率是否灵活,市场是否开放,国外的投资者是否有信心、有意愿使用这个货币。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己要往前走,然后我们数字化的人民币才可能帮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加便捷,比如跨境支付、跨境贸易、跨境投资结算,这些成本就能降低。
DC/EP在跨境支付上具有优势,不仅可以提高跨境转账的速度,而且降低汇款的费用;此外,目前央行数字货币采用松耦合账户设计,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转账支付,这对海外那些处于贫困偏远地区,以及缺少传统金融基础设施(银行)的本国民众具有很高的吸引力。未来随着DC/EP在支付时间和金额等限制上的逐步放开,将推动人民币在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和计价上的国际化。
为应对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必须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推动建立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新体系。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全力实现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功能,通过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解决计价问题,暂时搁置人民币的储备功能,在DC/EP框架下完善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汇率询价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新体系”。
三、数字货币可能是未来金融竞争终极场所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认识到了央行数字货币的重要性,然而对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多持谨慎态度。根据克里斯蒂安对全球63家中央银行的问卷调查,所有中央银行都已开始进行数字货币的理论和概念研究,有49%的央行进入试验/概念验证阶段,仅10%进入开发/试点阶段。在短期(3年内),超过85%的中央银行不太可能或非常不可能发行任何央行数字货币,仅有3%的中央银行在短期内会发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
从当前的实践来看,中国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着清晰和全面的认知,其实践无疑也走在世界前列。
加密资产等通过去中心化技术处理支付交易,会侵蚀国家货币主权,现钞数字化的压力其实越来越大。这一货币发展的历史趋势和需求,要求我们在‘供给侧’做文章,需要利用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作为国家信用的提供者,为保证货币金融体系稳定,央行理应响应零售环节需求,提供数字化现金供给。
将来金融的竞争,在数字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就是数字货币。为什么最近各个国家都开始忽然对央行数字货币感兴趣?一个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它很可能是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当然也不排除将来会有很多央行数字货币,同时在市场上。但总之是如果落在别人后头,如果竞争不过别人,也许你的机会就没了,所以很有可能央行数字货币是我们将来金融竞争的终极场所”。
“最终也许是赢者通吃,原因就在于将来这种数字技术,一旦一个具有长尾效应的平台建立起来之后,它的边际成本是很低的。在货币演变的过程当中,也可能是多家数字货币一起来竞争,但总之是我们不能缺席,是形成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将来主导国际金融体系,还是在现在的这些货币当中,主权货币向欧元、美元、日元,包括人民币和其他货币倾斜,或者中间会再引发出来一个新的货币,真的是无法预测的,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最后这么多货币长期并存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各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路线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的数字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主导并研发的,而法国的央行数字货币试验则邀请了来自数家私营企业提交技术方案。数字货币会取代现金,这是历史必然。数字货币带来的便捷也会极大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发展。尤其是以智能合约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对于央行数字货币,如何适应新的变化以及监管、网络安全等方面挑战必将成为各国央行的重中之重。央行数字货币背后包含了技术、货币政策、监管等各方面的较量,是未来大国的必争之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