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肆虐,力举全国之力抗之。两个月前,新型肺炎在武汉被发现,到每天面临巨变,无数消息从大小新闻渠道、社交平台等广泛传播,疫情尤恐,但救援的力量,平复缓和紧张氛围的消息都及时传出。
这验证的是媒体的力量。中国的媒体,最早是传播公众呼吁公众以及监督的,而今媒体转商,从属性上有所变化,但职能上仍旧一样。通过在传播上的帮助,很多问题可以被知晓、被协商、被解决。在如此灾情时刻,媒体的传播教育是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方式。
媒体无论大小与否,无论处于哪个行业,所做的工作就是实践传播过程,完成传播覆盖。
所以,作为商业媒体的一员,也拥有社会传播责任,这也是媒体人享有“媒体职能”的本分,然后加之以商业特色,成为一名商业媒体人。
1
我是王航,一名商业记者,目前,在金色财经策划了一个栏目,叫《金色深核》,我的目标,是让一部分先深度了解区块链。
在媒体圈里,先用这个格式当广告语的是36氪,让一部分人先看见未来,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时就让我心情澎湃。相比于全行业媒体,我们是细分媒体的品类,所以力求让一部分用户深度了解区块链。
与社会媒体的价值相比,广义上我们微不足道,微观上我们尽力发挥价值。一个行业会涉及投资者、创业者、用户,我们为之服务,做投资者判断市场的指向作用,做创业者看清方向的方向标,做用户选择业务的百科助手或者发声的渠道。
细分行业媒体的媒体人,用媒体人的公心来做事,用细分的专业来做报道。
我是一个力求知识全面的人,喜欢在相同事物的运行过程中寻找规律。小到了一个场景,一个公司管理方式,一句话术,一次海报,大则大到了整个行业形势,多行业综合的经济形势,国际形势。
当我们刚刚接触行业时,也许只感觉到是细小的一个领域的发力,但综合了十年的变迁累积,一切也在宏观经济规律中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媒体人的快乐,在了解一件事,一个事物时,做功课,查阅资料,如何从字里行间发现高低起伏的记录和故事,也塑造了对一件件新闻的基本判断,同时培养了丰富的知识和旺盛的好奇心。
商业领域的新闻需要求真、求证、推论严谨,也要在这些基础上充分思考、丰富联想。
在开始写区块链前,我已经在泛科技、文娱、教育、医疗、电商等领域积累了大量报道经验。进去区块链行业后,就成为了判断行业应用的基础。
2018年初,在投资圈的推动下,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把区块链当成了新革命去推进,所有的行业都在探索区块链的尝试,就像当年只要创业就要搞一个平台一样。但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创业潮,狂热同时我们也警惕泡沫,但也不得不承认,只有经历了这个泡沫,才能有行业的成长。
这就好像创业的人总会说,创了业才知创业的苦,才知道当初拥趸的那些方法论很多都无用,那些空唱大话和概念的后来看来就和笑话一样。
区块链行业的新也让创业者必然经历这些,仍旧意味着,先入局者似乎会利用认知差来收割后入局者,反复筛选之后,就能留下认清现实仍旧选择相信和留下的真实从业者。
我是2018年初开始进入区块链的,在进入前,我轻度研究过这项技术,查阅过比特币,也听闻过那些加密货币的金融操作。和其他入局者一样,我看到的也是机会。也知道每一次的风口机会,都是千万人马拉松的赛程,就看谁的目的地在哪里。
2
刚刚进圈的时候,是发币的热潮,随便遇到一个从业者,一定会聊币,但作为一个在做技术产业化报道的记者,我的选择是先将币圈偏重度极高的金融以及二级市场属性剥离开,先关注顶层设计和应用解决方案。因为,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大多数项目是利用技术为底设计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这样的一个个架构想运行起来,必然是一个个宏观模型。
投资策略师:比特币处于某种深度价值区:金色财经报道,股票研究分析师和投资策略师 Lyn Alden 与艾美奖记者Natalie Brunell就比特币进行了交谈。奥尔登对比特币价格有这样的看法:
当比特币交易价格在 30,000 美元左右时,有一些迹象表明可能已经触底。但就宏观环境而言,目前还没有很多看涨催化剂,因此我不排除价格明显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但我确实认为,基于大多数对比特币或回顾比特币的历史,我们在这里处于某种深度价值区。 只要宏观形势如此不确定,我认为投资者永远不应该排除更多下跌的可能性。(cryptonewmedia)[2022/7/11 2:04:03]
所以这个时候有几个问题要弄明白:
1. 究竟都说好的区块链技术是什么?大家看好的一样吗?
2. 这么多项目的设计是真假需求?
3. 你的宏观模型范围有多大?
这其实是我刚刚带着几位同事去探索区块链行业报道前给自己的提问。
因此,我做了几件事,第一读很多白皮书,看很多项目。第二,将白皮书中的一些典型的分出了行业的项目拿出来拉个群给大家讲解。第三,去找到宏观经济的方向。
为了完成第一件事,我开始不断的打印项目白皮书,用各种颜色的比去标注白皮书中的重点和分类型叙述,用掉了一包包的A4纸。
做完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很好说了,每周我会挑一个晚上,用两个半小时来讲一个白皮书,将一个项目的目标,设计,技术,行业可行性探讨一一讲清楚。每次需要把对一个白皮书的讲解关键词写满一个黑板,将关键词串起来讲解。
为了做第三件事,我读了一本书,是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组织编纂的一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近些年的国家经济趋势中,一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中,税收作为调节方式是一个重要的调整举措。但调整税费改革,是需要洞察整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其中就包含了在近些年广泛推进的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
书中数据详实,提及了经济增速以及改革效果。但给我最大的帮助,是透析了2008年后的经济形势,随后,我意识到,区块链企业或者加密货币这样的金融属性创业,以及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什么是重要症结,什么是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区块链行业可能面临的必然方向。
社会中的钱有一个流动闭环,而具体的小场景构成了闭环中的节点,其中社会金融已经占据了闭环中的大部分环节,因此,当行业需要发展的时候,国家的政策动作以及推进的趋势都能找到归因。而归因就是大环境大方向。从这个背景理解下看区块链行业,很多不明白之处也瞬间通透。
3
就这样一直处于学习、看项目、做技术应用类报道大概六个月后,我决定开始尝试摸索二级市场,从外部看,二级市场是一个杀伐世界,让很多人有所顾及。但存在即合理,不了解才会恐惧,媒体人一定要了解行业的所有,才能自己拥有对整个行业的精确判断。
随即,我在交易所中开始尝试交易,然后做日内交易,这时,我没有任何二级市场经验,只是了解项目,看每天的盘面信息,感受价格波动,感受主力动作,也体验了追涨杀跌,收获很大。
随后,开始向二级市场操盘手请教,系统专业的攻克一些二级市场的指标知识,看懂数据后代表的买卖动作。当完成了二级市场的学习,我试着去在脑海中画出整个行业结构。将技术帖中获取的技术知识作为架构的底,然后将二级市场、公链、DApp、矿业、tokenfund等一一对位。然后将在其他行业发展中发现的发展规律,在宏观书籍确认的经济形势,在操盘手培训中感受到的二级市场盘口后的隐情联系起来,架构中就有很多闭环在流动。就像国家的山川地理,这是行业的根茎枝叶。这时我才对于整个行业有了全局的认知。
这个架构图还需要充实和细化,需要确认很多的事实,例如比特币、以太坊社区的确认消息、进展、时间线、讨论进度等。例如各类创业项目背后技术和发展中的关联。
如此进展大约10个月,2019年9月,在与诸多媒体圈、投资圈好友取经后我如愿启动了《金色深核》栏目。力求每一篇文章都围绕技术和产业角度的推论撰写而成。
4
9月初,我写了《区块链进入中场战事》。
这是深核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在“九四”两周年当下的思考,此时行业经历了两次周期,第二次的大涨和大跌已经开始出现了市场疲惫的现象。典型的就是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明显,快进快出,技术从业者反复尝试无从出力,似乎强弓弩末。这个时候,是一个很熬的时期,既没有拼杀的热血,还抱有无为的不甘。所以这时确实是中场,值得思考。文章中我提及了去杠杆思维,认知折叠、工业化等。
对于《金色深核》栏目来说,是以技术为底,以产业为架构的内容体系,目前推行的是在行业发展状态、行业发展领域以及行业发展具体项目三个维度进行内容撰写。与时间周期形势相关即为状态,而具备归类特点或者特性的思考角度可以规划为领域,具体项目则指以太坊、波卡等。
在《中场战事》发布一周后,我又发布了基于技术产品思考的《中间件吹响牛市集结号》的思考。提及了为实现应用广泛愿景需要诸多技术企业开始开发中间件形式的产品,把底层和上层的空洞补上。这个时候是底层技术信仰者一大堆,二级市场平台一大堆,但就是没有什么直接应用技术的产品,外强中干,中间层产品就差不多能解决这个问题。其中还延伸了企业以及大平台对于中台的治理需求,这种方式也可以放在通证经济模型的治理尝试中。
随后,通过对牛市的预测性判断,我发布了《牛市的诞生》,如果从全行业看,牛市是综合二级市场、创投、爆款应用等一系列的体现,但行业人期待的牛市,是二级市场的牛市,其他的牛市都是延伸效果。例如2018年,尽管从1月之后,二级市场已经下行,但应用潮还是维持着市场热情直到大寒潮来临。而2019年的牛市,只是单独在二级市场的体现,可以看到主力为了刺激用户的投资能力的迹象。所以我们要的牛市,最需要看的就是二级市场的供需变化。应用以及其他,都是辅助来教育市场的延伸动作。
《牛市的诞生》更多讲解了周期变化和逻辑,此时正值以太坊DevCon5在日本开幕,业界盛会,不能不关注,《金色深核》举办了DevCon5的回顾活动,请到了隶属于以太坊社区的技术大牛讲解DevCon5,还请到了以太经典核心开发者演示代码编译器。
活动后几天内,1024讲话引爆了整个区块链行业。和很多圈内人士一样,事后交流时都感慨看1024讲话新闻时尤为激动,中国从极高的方向上为区块链发展定性,而我激动的是,这正好符合《金色深核》在推进产业内容的定位以及判断行业发展会沿技术产业化进行的预测。此时《金色深核》的栏目有了更大的推进动力。
《金色深核》会以更广泛的角度思考行业和项目发展,帮助创业者熟知行业并找到方向。随后便相继完成了关于轻模式、无币区块链、Defi、隐私、博弈论等方向的撰文。在11月初我还去参加了财经2020年会,深入对央行数字货币以及如今的经济形势。更深入的感受到,区块链行业发展至今,并没有特立独行,其实发展路径算是很多个行业的综合,主因是这里面涉及的经济业务模式有点多。
所以未来《金色深核》探索的目标内容,更多追求的是解决方案和设计解决方案的方法论,这就像企业应对时代需求变更业务一样,只是一个适合目前状态的解决方案,但区块链项目的设计感受更强,或者说涉及的方方面面更多。例如我在1月初发布的文章《博弈世界与区块链》中有提及,从微观到宏观,似乎都能在博弈中找到一些角色成因。而这些方法论,是我们看到项目自己分析的基础。分析过后就是使用产品,投资产品,购买产品以及推广产品。
2018年我就是在尝试试错,2019年我是在搭架子,2020年,我的任务是充实,所以一块块要补足的是更为细节的分析项目,思考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为想深入了解的用户做解答。
5
最后,附上一些关于文章撰写前的思考。
2018年,MetaMask大火,不是在国内,是在以太坊社区,其主要利用钱包,还是浏览器插件的形式,很有Web3.0的感觉,当然浏览器端是实现web3.0很重要的部分。随后我又测评了一些钱包和插件,这样的设计比较轻便,很适合在某一个平台或入口上,M端就是一个M站连接来操作,Web端则可以依靠部分插件的快捷操作。
随后通过对一些项目的发现,我和原本在bitfinex上进行ieo的Kim平台再次聊了平台的理念和设计,写完了《怎样用轻模式设计区块链》,这样可行的原因是第一开发上的便捷,以及使用体验上可以跟得上时代步伐。最重要的是现在用户不会轻易转向另外的平台,这对于所有新出现的App和平台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以这样说,不能超越他,就得拥抱他。
插件就是拥抱巨头平台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这篇文章发布后一个月,一篇介绍Maskbook的文章刷屏,文章中介绍的Maskbook就是利用轻模式完成的对于用户隐私保护的实现,该项目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用户累计,并且获得了融资。Maskbook用户是转化而来,必然首先是twitter的用户,这样大大提升了区块链创业项目的存活率。
而对于无币区块链,同样是关于项目能否有效应用,币是开发者开发项目,用户使用项目产品,项目方推广产品的核心障碍之一。尤其让使用人群难以使用某些基础的区块链产品。
大多公链项目都需要利用gas费来要求限制开发者,而公链共识中也要求了节点或者使用者质押来保证安全性。这也是主要障碍的成因,已经有项目在无币区块链的开发上实现了尝试。这也是《公链命从无币生》的讨论缘由。
面对纷乱的项目,我们对区块链技术充满期待,很多期待在于保证用户权益,归还用户权利以及隐私保护等等,但没有一个可以充分实施的用户隐私解决方案。在多方寻找之后,我发现了利用GPU中的可信计算区域加上隐私计算技术可以推论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效率,因此综合写出了一篇《一个软硬结合的隐私解决方案》。
2019年的金色的年度关键词总结例,DeFi顺理成章的在前几名,整个业内在DeFi应用上有些狂热,但从行业发展上来看,DeFi的基础是交易,交易的基础是加密货币,而加密货币的属性或者放大说二级市场,在传统的理解中,是企业发展末期进入的,就像说上市是一个企业的终点,也是更高级别的起点。从业务属性上看,区块链行业目前做的好的商业模式,都是关于交易和加密货币,这让很多人认为金融是区块链行业发展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讨论,我写了《DeFi是区块链的起点还是终点?》一文,文中引导思考了社会资金流向、金融领域的业务分部等。
如今,在开年之际,回顾《金色深核》栏目至今的内容,在4个月的时间内,栏目文章在金色财经的分发渠道内受到了广泛关注,2020年,作为周期中的关键一年,值得存有更高更好的期待。
1024后,我们对于行业发展的期待方向已定,但可能意味着行业人都需要转型。只待行业人可以找到方向之一,实现行业大兴,让行业被更广泛知晓,不要被淹没在行业初期的洪流中。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